[摄影故事] 造假:前Photoshop时代的假照片

著名作家苏珊·桑塔格曾在其作品《论摄影》中写道:“画家进行创作,而摄影师就只负责展示”。然而在此之后的25年间,随着数码摄影和图像处理软件的兴起,摄影师逐渐变成现实的创造者。在这种现实中,所信即为所见。事实上,图像处理技术出现得非常早,早到几乎与摄影同时产生。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览同名的一本书《造假:前Photoshop时代的假照片》,追溯了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期间图像处理技术的革命性发展,展示了电脑软件首次给图像带来的颠覆性改变。

肩上11人的男子在屋顶 (1930 美国艺术家)

飞船在帝国大厦停靠,纽约 (1930 美国艺术家)

强力碰撞 (1914 德国艺术家)

这些图片极具艺术性、颠覆性、以及堂堂正正的不真实性。它们时而逗趣娱乐大众;时而故意公开欺骗;时而评论社会政治。它们对人们总是怀有一丝嘲弄的意味。但是,当我们陷入光学现实和影像展示的错觉中时,这些图片总会给予我们喘息的机会。

博物馆馆长米娅·法曼在简介中写道:

“在过去的20年中,摄影术经历了戏剧化地转变发展。机械相机和含银胶卷早已被电子图像传感器和微芯片所取代。我们再也不用在光面照片堆里翻来翻去,只需看一看手提电脑,平板电脑或是手机的屏幕就可以了。麻烦的放大镜,充满化学剂味道的暗房也已经被个人电脑和图像处理软件所替代。数码相机和像Photoshop这样的应用程序使人们能够观看、创造甚至是研究图像。在这些新技术所带来的文化影响之中,最重要的一点是:人们对图像可塑性意识的提高以及相应地,对图像能够精确、真实地反应外部世界意识的降低。作为观察者,我们变得越来越精明,甚至是习惯性地怀疑图片的真实性。”

视线(俄耳普斯一瞥)(1907 F.霍兰第)

本站所有图片都来自互联网,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。 gao@imgii.com

请发表您的评论
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