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摄影故事] 100年前,柯达让你在底片上写EXIF

上图的女士在做什么呢?原来她是在自己的底片上写资料,不知道是写什么,可能是个人签名,又或是当时心情 ,又或是照片的“EXIF”(从数码照片的概念搬过来,为拍摄数据之类)。原来可以这样的吗?在 1914 年,Kodak 推出了一个“autographic system”亲笔签名系统,让人们能够在特制的底片上用笔写东西,然后有关内容就会显示在沖晒出来的照片上,成为记录。你会感兴趣吗?

Kodak 的创办人 George Eastman 从安全剃刀发明人 Henry Jacques Gaisman 那里以 USD 300,000 购入专利,是在菲林与紙背中间夹一张炭纸的设计,然后人们就可以透过机背的小窗口,用一支金属笔在底片写东西,最后就会显示在照片的边缘上。上图是 No.1 Autographic Kodak Junior。甚至为了推广这个新功能,Kodak 还推出 Autographic 机背来升级当时已经存在的相机。

下图为小窗口及金属笔。(image by Dries van den Elzen)

那到底这个系统是否成功呢?答案当然是否,相信很多人都未听说过这个功能,因为它在 1932 年就终止了。想起来也是的,恐怕没什么喜欢这样“破坏”一张照片吧?有什么资料想写,可以在照片的背面慢慢写;即使是数码年代,那个把日期时间烙印在照片上的功能,相信你早就习惯关掉它了!

无论如何,这也是个有趣的尝试吧?现在要找到这个系列的相机,似乎也不算困难,在 eBay 之类也可以买到,不过菲林早就停产日久,就算找到都应该用不了吧?

本站所有图片都来自互联网,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。 gao@imgii.com

5 评论

  1. 不可抹去的的装备

  2. 天天刷牙牙:

    价格有竞争力,画质就俩说了。以前柯达的画质还是不错滴

  3. 梦在无梦的夜里:

    沙发!画质差,色彩太淡,没老柯达油润

  4. 强牵的微笑:

    卧槽柯达还没死呢

  5. 冰荻莉娅:

    在机身性能方面,柯达S-1采用了一块M4/3 Live CMOS传感器

请发表您的评论
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